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文章详细
明清时期历史上几次大面积的虫害事件

来源: http://www.cqlight.com.cn/  类别:行业资讯  更新时间:2012-11-21  阅读3405次

      研究历史上几次比较大面积的虫害事件,有助于对现代虫害灾情进行预测,及早采取措施,明清时期离现代最早,我们就研究明清时期的几次大虫灾事件。
      明清时期,为害农作物的害虫种类多、分布广、繁殖快、数量大,常常给农作物造成严重的危害。它们有的咬根,有的蛀茎,有的食叶,有的为害花蓄、果实和种子,有的在为害的同时还直接或间接传播病害。在我国古代,很早就进行过害虫分类的尝试。《诗经·大田》中记有螟、滕、秀、贼四种虫害,《毛传)释曰:“食心曰螟,食叶曰滕,食节日贼,食根日秀”。直至明清,这种分类仍为害虫分类之蓝本。明马一龙《农说飞日:“该锤寸隙,不立一毛。郁蒸所至,并钟五贼。
     “五贼不去,则嘉禾不兴。”所谓“五贼”,仅于旗、腾、秀、贼之外加了一个“玺”。据邹树文考证,蝗即是滕,螟即是《诗·大田》所同用之名,而粘虫则是贼,蝗虫、螟虫和粘虫为古代最重要的三种害虫。但是,我们绝不能将史志中所记蝗、螟等就扣合于现代意义上的同名有害生物。这是因为,在古代人们对害虫的认识多仅限于外表形态,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算很精确,如《尔雅·正义):“食心之虫不可见,只视叶有缠丝,即知有嫂虫食苗心矣。”类似这样纯经验的判断很难说具有准确而严谨的科学性。有的文献为了方便起见,甚至否定对容虫进行分类,乾隆《海盐县续图经·杂识篇》云:“螟即今之蝗,而蚁而贼而兹亦其属也。”竟将蝗、螟、秀、贼混为一谈。凡此种种,就使我们在进行明清虫灾研究的同时,对史料作一些甄别考订工作亦成为必要。除蝗虫外,粘虫是明清时期大田中最主要的一种暴食性害虫。清陈祟砒《治蝗书·附捕粘虫说)曰:“北地值田禾茂盛之时,或遇大雾,或阴晴不时,则生青虫。形如蚕,能吐丝,害苗食心,藏于苗心,遍野皆是,俗称粘虫。”亦有一些文献称其“好舫”,由于其虫体色常因环境与食性而有变化,故又有“五色虫”之称。粘虫主要危害玉米、谷子、高粱、小麦、大麦、水稻等禾本科作物,猖撅发生年也能为害豆类、棉花、蔬菜等;虫口密度很高时,能顷刻将作物的叶子全部吃光,咬断穗,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粘虫灾害在方志中多有记录,虽然有些不著其名,但仍可据其形态和生活习性之描述鉴别之。“万历二+六年(1598)夏,(榆次)好蛇食禾几尽”。“万历四+四年(1616),(橙城)好蛇害稼”。“康熙十年((1671)秋,潮州虫生五色,大如指,长三寸,食稼”。康熙二十九年(1690)“八月七日,(白水)雨黑虫,长寸许,蔽地盈林,其状甚恶,秋禾受伤”。“康熙四十二年(1703)五月,(河北祁州)麦将熟,遍生黑虫,似蚕而小,一昼夜园圃皆满啮,伤二麦狼藉。近民处更多,至无下足处,数日始尽”。“雍正二年(1724)四月,(松江紫堤村)麦地多黑虫,长寸许,善走,沿路皆是,洪桥一黑尤甚,食麦叶草根俱尽,最后乃啮断麦干”。“雍正三年(1725)三月,(镇海)西管乡二、三十里内麦茎生虫,头红身墨,状如蚕,十日内麦叶食尽”。“光绪五年(1879)夏四月,(大荔)虫伤麦豆,种类颇多,有五色,备大类蚕形者,食豌豆荚实殆尽,麦地虫矢,白如面渣,铺遍畦陇”。“光绪二十九年(1903),(霸县)虫灾,虫状如蚕,色黑有毛,长二寸,齿锐于蝗,除芝麻以外无不被害”。“宣统元年((1909),(滑县)谷生黑黄虫,食谷穗殆尽”。这些史料,均是记载粘虫的为害情况。粘虫具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其飞迁主要随大气环流作季节性的往返,每年春季从南向北逐代发生,夏秋季再由北向南迁飞。风成为传播粘虫灾害的媒介,当一地作物被吃光后,粘虫常随风向成群迁移。如“崇祯七年(1634 )秋七月初六日夜,保定府大风,次日虫生,食苗几尽”。阴雨潮湿往往是粘虫爆发的重要因素之一。“乾隆五十九年(1794)十月,松江府、太仓州两属华亭等县因八月中积雨连绵,低洼处所,稻苗生有黑虫,收成稍薄”。另外,粘虫还具有密集性和暴食性。“乾隆十一年(1746)三月,(同安)黑虫食麦,岳口一带蔓延十余里”。“乾隆十五年(1750)/月,(南昌)万舍村田中生五色虫,如蚕,食禾顷刻数亩”。“同治八年(1869)九月间,(南昌)十五都北岸陇田中生异虫,形类蚕,而咏赤,啮食禾穗,顷刻数亩,农人苦之”。
      明清时期,另一种重要虫害是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的螟虫灾害。螟虫形状和为害情形,在同治《湖州府志》中有一段描述:“苗蝶,形似花间蝶而小,似蝇,春秋之交有之,群飞,宿苗上不食苗,其所生虫数日能动,食苗节,苗虽华不结实”。这段记载所记的显然是水稻二化螟。与水稻三化螟单食水稻不同,二化螟食性很杂,除为害水稻外,还能为害玉米、谷子、小麦等作物,甚至在北方地区也有发生。明“嘉靖十三年(1534),(龙川)螟,禾自僵死”。“隆庆四年庚午(1570),(澄海县)峡害稼,自海中飞来,形似花间峡蝶,小如蝇,或谷雨、立夏、小满、芒种群集田中,不久即生虫子,食苗节,虽华不实”。“万历十七年(1589),商州螟伤禾”。清“康熙五十五年丙申(1716)夏五月,(揭阳)早禾将捻,夕峡至,谷粒多批,遂不熟”。“乾隆十三年戊辰(1748),(南昌)水东乡螟,食苗几尽”。光绪二十五年(1899)七月,滑县“谷生螟,食叶尽,且早,麦无苗。水稻螟虫不仅为害叶鞘,造成枯鞘,还常分散蛀茎为害,形成枯心苗或白穗,这在地方志中多有记载。顺治四年丁亥((1647),夏秋间,龙南县“禾苗出葱无收,……每从穗中抽出葱,茎内更生小黑头虫,羽翼初成,即啮茎尽,始飞去”;“康熙十年(1671),(桐庐)早无滴雨,即有灌苏之田青虫大发,始食叶,继食穗,穗尽食茎,茎尽啮根,颗粒无收”;“雍正二年(1724)七月,(紫堤村)螟滕暗伤,力不能秀,间有秀出,虫仍啮断,粪多者益甚”“乾隆甲寅(1794)七月,(北湖)苗秀长七八寸,丰年可卜矣。八月之初,穗顿稿折,乃其时一望如雷,自节以下青且泽,节之旁有小穴,黑沈,外浸折之有虫,黔首皓躯“道光九年(1829)夏六月,(四川新宁)稻正含胎,伫庆西成碎患去,啮节而挫其根,穗尽萎,凡虫之所在鲜有登者,就中或损其半或全损之(按:虫状赤头黑身,颇类蝗)。
      在水稻种植区,还有一种常见螟虫,即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的幼虫能纵卷叶片,剥食叶肉,造成白色条斑,斑斑相连,全叶枯白,严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万历七年(1579)夏六月,(常山)虫卷叶结案,农民梳爬,手足尽肿,是岁大饥”;“同治四年乙丑(1865)秋,(嘉善)田生虫,青色黑咏,如蚕卷叶作网,害稼”等等均是其例。另外,玉米螟也很猖撅,不仅为害玉米、高粱、谷子,有时也殃及棉花;它时常以幼虫蛀茎,造成茎空,一遇风吹则植株自身重量使其折断如刘。如“康熙十七年(1678)七月,(崇明)永宁沙出两头虫,首尾啮木棉如。明清二代,螟虫发生之频繁,活动之猖撅均是空前的。因螟虫灾害而“百物昂贵,冻死者日有所闻”的悲惨情景累见于史册。正如民国《酸陵县志》所述:“近百年来酸邑禾稼,自水旱灾外,……螟灾则凡数十见。农夫遴此,向准束手仿徨。日引领西风暴雨之至以消饵之,以致创巨痛深。小农与中产之家,往往一跟而莫能再振”。
      明清时期,危害大田的其他害虫主要还有小麦吸浆虫、麦蚜、稻飞虱、稻苞虫、稻食根叶甲、浮尘子、地老虎、棉岭虫、缕姑、步弓虫、蟋蟀等等。小麦吸浆虫,俗名“小红虫”,主要以幼虫吸食麦粒浆液,使麦粒空批,甚至无收。可以确定为小麦吸浆虫的记录可见于民国((吴县志》:“道光十九年(1839)四月,天降红砂,着麦变小红虫,垂成寂黍,几至颗粒无收。”记载麦蚜虫的史料很少,且多语焉不详,咸丰《同州府志》中的一条记录有可能指的是“麦蚜虫”:“道光十六年(1836),(大荔县)秋苗初长二、三寸许,即有虫食其心叶,农民畏持竿捕打,愈捕愈多。”有关稻飞虱的记录屡见于明清地方志。其成虫能飞善跳,常躲在稻株中、下部,在抽穗以后为害稻株,被害稻田常先在田中间出现黄塘,逐渐扩大成片,虫口多时,可造成全田荒枯。“嘉靖四年乙酉(1525)夏秋,(吴县)旱,盂生禾根,食禾几尽,生翼飞去,如黑烟冲天”。“嘉靖三十一年(1552),(贵州安庄卫)有虫食禾,形如蛟则小,飞则如烟,落水尽赤,禾著之皆黑萎而稿,“崇祯十五年((1642)八月,(吴县)西南乡生稻虱,伤穗”,“康熙十年((1671)八月初旬,(南得)忽大风雨,降小虫,青黑色,如嫉嵘又如蚁,有足有翅,飞蚀禾稼立稿。气侵蚕种亦空,民大饥”;“雍正十年壬子(1732)六月,“临川虫,时早稻将收未实,有虫小如纳,色或青或绛,善跃,附秆而处,一秆至数百,禾尽稿。自是连岁被害”。另外,浮尘子(又名稻叶蝉)虫态与稻飞虱相近,常在稻田中混合发生,俗称嵘虫或堰虫。据咸丰《南得镇志·农桑一》载:“三伏苗长之时,有青翼虫生其间,形细如粟而头尖,谓之嵘虫,多则令苗悴。……秋热过甚,或兼毒雾连朝,则生黄翼,小蜓遗子苗本上,即生蛀秆虫,能食苗使残。”檬虫在江南一带多见发生。“天启七年(1627)秋七月,(苏州)檬生,禾将实,虫自天而下,如雾布满禾,辄茧不舒,获都不实。“崇祯七年((1634)秋,(吴县)生嵘虫,食稻苗止存下半”.
      明清时稻苞虫在各稻区都有分布,发生严重时可将大部分稻叶吃光,仅留光秆,且吐丝结苞,影响水稻正常抽穗,危害很大。“光绪三十三年(1907)三月,(萧山)抄麦秀时,忽起虫,青灰色,长寸许,口有细丝,麦田处处有之,多者麦秆俱黑,食麦叶及花;另康熙二十九年(1690),沁水“白黑虫食禾结茧”也当为稻苞虫。还有一些水稻害虫潜人土中为害稻根部,以致全亩不吐花而干缩,乡农谓之“蹲稻”。如“嘉靖四年乙酉(1525),(嘉善)秋蜂,虫如蚁,聚食禾根”;“咸丰四年(1854),(松江)稻熟生蜚,附根立萎,岁大歉;以及“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九月,“(嘉善)有虫食禾根,形似黑蚁,歉收”。可能是稻食根叶甲或稻象甲。
      危害棉花的害虫主要有棉岭虫、地老虎等。棉岭虫主要为害棉花的嫩尖、花蕾和青铃,是导致落蕾落花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时,棉铃可被蛀空或引起病菌侵人而腐烂。崇祯十四年(1641)七月.嘉定“生五色虫,如蚕状,视人若怒,捉之触手皆烂,食苗叶俱尽”;同年,在镇洋县,“棉花致为独乔好,骤生虫五色,长寸许,食花叶无遗”。而在松江外冈、月浦一带,仅清同光年间就有三次棉岭虫为害。“同治十一年(1872)八月,有青虫食棉花叶;光绪三年(1877)七月,有异虫食棉稻豆叶,状如蚕,五色斑杂,触手肤烂”“光绪七年(1881),棉花生虫,食花铃无存,岁大浸。地老虎又称地蚕、土蚕,为一种地下害虫,活动最甚时,可将棉苗从近地面茎部咬断,把断苗拖到洞口取食。例如光绪《湘阴县志》记载:“乾隆十八年(1753)四月,木棉生土蚕,苗尽稿。”
      研究表明,害虫成灾的条件除受虫源基数及栽培制度直接影响外,还受气候因素和天敌因素的制约。其中,气候因素最不容忽视。一般说来,风、雨可能对害虫的生长发育和存活量有显著影响。大风往往会使虫灾加重,而暴雨则能使害虫大量死亡,抑制虫灾的大面积发生。乾隆十六年(1751)的两次虫害就证明了这一论断。这一年夏季,河南获嘉县,“有虫食穗,一夕大雷雨俱尽,不成灾”;而八月,在江西南昌县,“秋螟继以风,禾尽死”。另外,大雾等天气变化,有时也对虫害的轻重产生影响。顺治年间,营州“豆苗生虫,食叶几尽,……忽大雾,气如硫黄,虫尽死。明清文献所记害虫天敌很多,如蛙类、鸟类、地岭、小花虫、麦大夫、蜘蛛等等,均对害虫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如“雍正七年(1729)春,(鹿邑)麦心生糜虫,旋有小花虫食糜虫尽,麦大熟。“雍正八年(1730)十月,(沈邱)麦心生螟虫,至九年春愈甚,麦几死,三月中忽生黑软虫,身多刺,一过,螟即没,俗呼为麦大夫,是岁麦减大半,“道光十三年(1833)秋七月,(元氏)黑虫伤禾,城东南苏宋曹一带尤甚,后为群鸦所食,秋收减大半,除了危害大田作物的害虫而外,明清时期还有许多为害蔬菜、果木、桑树的害虫,比如金龟子、桑蜡、尺蟆、桑木虱、松毛虫及各类果树食心虫等等,亦多见文献记载。惟限于篇幅,从略至此。

相关产品

©2022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