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文章 > 文章详细
棉铃虫高发的6个原因

来源: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13-8-12  阅读2314次

  棉铃虫高发的6个原因

  1 楠地免耕越冬蛹成活率高

  自印年代来,江西大部分棉区开始大面积使用除草剂,棉地很少中耕除草,尤其是江西棉区大部分是油、棉连作两熟制,十多年来,棉地基本上未进行冬耕。据有关报道:未耕翻棉田每平方米越冬蛹量分别为耕翻未灌棉田和冬灌棉田的8倍和n.3倍。因此,棉地免耕导致了越冬蛹成活率高,相对增加了次年棉铃虫发生基数。

  2 塑料大棚面积扩大,为棉铃虫越冬提供了更适宜的环境条件

  20世纪如年代以来,江西省大棚蔬菜面积逐年扩大,尤其是大棚辣椒,大棚西红柿,为1代、2代棉铃虫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取食场所,为各世代间棉铃虫迁移为害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链。据调查:大面积(印公顷以上)大棚蔬菜周围5公里以内棉田3代棉铃虫当日百株着卵量为5公里以外棉田的4一8倍,距大棚蔬菜基地愈近,着卵量愈多,对棉花为害愈早、愈重。

  3 太阳风暴造成气温升高,加速了棉铃虫世代繁殖

  2008年为太阳风暴年,因太阳“黑子”的强辐射,地球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2℃一3℃。6月25日一8月13日江西省日平均气温均在33℃以上,长达49天的高温日,加速了棉铃虫个体发育进程,缩短了各代发生期天数。如:卵孵化期比常年早12小时左右,孵化幼虫到化蛹比常年早2一3天。

  4 干早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卵的孵化和低龄幼虫成活率

  仪力年6月底至8月中旬,江西省大部分地区干早少雨,降雨量较常年少7成左右。长达49天未见下过一次场雨。由于高温无雨,利于卵孵化和低龄幼虫成活。据带叶摘卵于室内观察,卵孵化率高达98.5%,室外标记定点调查,不施药点次的卵孵化率均在95%以上。棉铃虫卵多产于叶的正面,据观察,急性风暴雨能冲洗当日棉铃虫卵的匆%以上,冲洗隔日卵的70%以上。因此,长时间干旱导致了棉铃虫卵的有效孵化和低龄幼虫的成活,从而加剧了幼虫对棉花的危害。

  5 棉田天敌种类与数量锐减

  70年代江西棉田平均施药3一4次,印年代增加到8一10次,90年代高达16次,尤其是2(XX)年,大部分棉区(尤其是赣北洲地)到8月中旬为止,普遍施药均在16次以上,除施药次数增加外,施药剂量也大幅度提高,如1郎,70年代为15(X)一2仪刃倍,2.以〕年有的户提高到250一汉幻倍,用药剂量比以前提高到5一6倍之多。由于频繁超量使用杀灭性化学杀虫剂,从而导致了自然天敌的锐减,70年代,每1伍才所见青蛙0.8一1只,到现在大部分棉田每1(X乃1产难见一只青蛙。一般捕食性天敌种类比80年代初下降了65%左右,总数量下降了88.7%以上。

  6 高龄幼虫抗药性增

  强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马艳等报道:1998年1一4代棉铃虫对各类型农药的毒力顺序为齐蜻素>功夫>硫丹>丙澳磷>灭多威>氰茂菊酷>久效磷,与1997年的毒力测定结果相比,棉铃虫对氰茂菊醋的抗性呈上升趋势,相对抗性提高了5.5倍。又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19卯年报道,三氟氯氰菊醋抗性指数为8.5,辛硫磷为0.8,久效磷为由此可见,棉铃虫对生产上常用的菊醋数农药已普遍产生了抗性,局部地区对常用的久效磷、辛硫磷等有机磷农药亦产生了低至中度抗性。l7虫情测报工作有所放松。施药的盲目性加剧了棉铃虫的暴发为害由于种种原因,卯年代以来,大部分棉区虫情测报处于有名无实,搞“物技结合”,很少到田间查虫查卵,统纺统治工作没有落到实处,从而导致了大部分棉农被动盲目施药,有的棉农施药成了马前炮,有的成了马后炮,有的甚至放空炮。施药水平低劣,防效极差。生王趁

相关产品

©2022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