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22-5-24 阅读1622次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我国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那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要点有哪些,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下。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
1、奠定监测预报工作的基础
一般来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重在预防,加强监测预报工作是做好有害生物防治的基础。各地应该切实改善监测预报工作的基础设施,提供资金购进监测预报需要的仪器和设备,凭借领先的监测预报技术,建立起系统的监测预报网络,以便防治工作能够实现准时、全面的监控林业有害生物的动态,从而可以根据有害生物的具体情况确定相关责任人、管理权限、防治方法等,使监测预报工作能够发挥应有的效用。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的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有害生物的分布情况、危害程度及潜在的危险,积累相应的有害生物资料,建立防治措施数据库,以便能够利用系统的功能,及时对出现的灾情进行处理,有效减少危害可能造成的损失。
2、加强对有害生物防治的认识
要认识到有害生物防治是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持,是维护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次,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可以减轻危害造成的损失,可以减轻国家的经济负担。最后,加强有害生物防治是当前林业部门发展的需要,是维护我国生态安全的需要。因此,各地政府要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视,加强领导,给予林业部门充分的资金支持,规划好本地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3、改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局面
维护现有的'林业基础,选择良种壮苗,推广混交林,实施防治工作的全过程控制,统筹考虑林业个部门在有害生物防治中的责任,使各部门能够协调好防治工作。研究相关有害生物预防技术,采取相应措施维护林业对有害生物的自然抵抗力,实现有害生物防治的良性发展。推进对友好型农药的研究,尽量减少对剧毒农药的使用,以便减轻环境污染和对有害生物天敌的危害,加强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积极采用已有的生物防治技术,并研究和探索新的生物防治技术。
4、加强检疫工作
随着地区、国际间交流的频繁,加剧了有害生物的传播。因此,要根据我国检疫法规,严格规范国内外种苗的产地检疫和调运过程的检疫,做好有害生物防治的检疫预防工作。加强对检疫法规的宣传,增强人们植物检疫的认识,使人们配合检疫工作;设置检疫检查站,加强对运输中的林业苗木的检疫,从而避免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传播;加强对林业苗木的产地检疫,在缺乏检疫检查站的地区,尤其要加强产地检疫,以免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源蒙混过关;加强对国外林业苗木的复检,防止检疫工作不全面造成有害生物传播。
5、加大经费投入
加大经费投入是增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的基础。采取“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经费投入原则和“谁经营,谁防治”的防治责任制度,国家引导,鼓励集体、个人等多渠道的经费投入,为有害生物防治筹措足够的经费。遵循“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建立相应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从中提取相当比例的资金作为有害生物防治经费。
影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因素:
1.监测预报设备落后
我国建立了林业有害生物“一站三网”式的防治体系,督促各地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报,林业部门也设立了一些监测点、预报点,但由于建设的基础设备落后,缺乏系统的有害生物网络建设,难以满足有害生物防治的严峻形势与监测预报工作的现实需要,不能及时、准确根据病虫害情况进行预报与防治,使得有害生物监测预报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
2.预报监测的技术水平低
在预报监测中,对新技术的应用不足,不注重进行新技术研究,不重视对已有的生物防治技术进行推广应用,从而造成在防治时,采用传统的防治手段,大面积喷洒剧毒农药造成病虫产生极强的抗药性,环境污染加剧,误伤误杀了大量的害虫天敌,形成林业生态的恶性循环。
3.预防机制的协调能力差
林业管理部门之间在有害生物预防方面缺乏协调,造成各个管理环节脱节,造林环节不重视苗木是否有病虫害,育苗环节缺乏对造林环节有害生物防治的考虑,各个部门各司其职,缺乏统筹的预防机制,造成病虫害预防工作的难以有效开展。
4.检疫工作不到位
部分林业部门的产地检疫落后,难以适应现行检疫的需要;相当部分的林业部门没有设置检疫检查站,造成苗木在调运过程中,缺乏检疫,给病虫害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5.防治经费短缺
由于防治经费短缺,造成林业整体减灾能力差。有限的经费使林业部门缺乏资金购进基础设施,难以进行基础的测报与防治工作;缺乏必要的检疫设备,没有资金购入必需的交通通讯工具等,也缺乏资金进行防治技术研究,先进的技术成果也难以在林业系统得到有效的应用推广。
总之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全面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水平,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建设成果,有效遏制林业有害生物蔓延。广泛宣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性和防治工作紧迫性、时效性,增强群众的忧患意识,全面提高参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