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文章 > 文章详细
二化螟性诱剂替代测报灯测报是否可行

来源: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14-6-21  阅读1815次

      随着近年来耕作方式及制度的变化和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智能型虫情测报灯的测报效果受周围光源影响比较严重,智能型虫情测报灯光诱一代和二代二化螟成虫量减少,再加上一些不确定自然因素(如降雨、停电、打雷跳闸、灯坏等)干扰,灯诱数据不齐全,影响了二化螟测报的准确性,另外虫体受测报灯红外线杀虫及烘干作用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辨别难度。
      在越冬代二化螟性诱试验中,性诱剂下4月25日始见二化螟成虫,始见期比智能型虫情测报灯要早4d,6月7日终见,终见期比智能型虫情测报灯要推迟7d;二化螟性诱剂监测的越冬代成虫期达44d,比虫情测报灯下监测的成虫期要长11d。利用日平均诱捕量、最高单日诱捕量和累计诱捕量3个指标来反映性诱剂和测报灯引诱二化螟的效果,在越冬代试验期间,二化螟性诱剂平均累计诱蛾165.3只,是测报灯单灯累计诱蛾量131只的1.26倍,二化螟性诱剂累计诱捕量和峰日最高诱捕量是虫情测报灯的1.3倍,平均日诱量相接近。


      在一代二化螟性诱试验中,智能型虫情测报灯对一代二化螟成虫光诱不理想,性诱剂下7月7日始见二化螟成虫,始见期比虫情测报灯要早12d,8月9日终见,终见期比虫情测报灯要推迟5d;二化螟性诱剂监测的一代成虫期达33d,比虫情测报灯下监测的成虫期要长16d。二化螟性诱剂平均累计诱蛾59.3只,是测报灯单灯累计诱蛾量15只的3.95倍,平均日诱量和峰日最高诱捕量是智能型虫情测报灯的2.1倍。
      表1结果综合表明,二化螟性诱剂具有较强的诱蛾能力,性诱剂成虫始见期要比测报灯始见期早,终见期要比测报灯略迟,性诱剂监测的成虫期比虫情测报灯要长 10~16d,累计诱量比测报灯累计诱量要多,性诱剂平均日诱量和峰日最高诱量也要比测报灯多。
      针对二化螟靶标性强,诱集害虫的稳定性高,而且累计的害虫量比智能型虫情测报灯要多,其监测的成虫期比测报灯长10~16d,且与测报灯下诱蛾量的动态趋势大体一致,性诱剂监测的蛾峰日比测报灯更接近于大田实际情况,对二化螟成虫预测比较准确,能完全代替智能型虫情测报灯进行二化螟进行预测预报。观测时以设置2~3个性诱剂为宜,以诱测蛾量的突增日作为盛发期,若与灯诱和田间剥查虫蛹相结合,可起到较好的互补性,能更及时、准确地为预测预报田间二化螟幼虫发生为害期提供依据,可以作为基层测报人员开展二化螟预测预报的一项重要工具。

相关产品

©2022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413号